中国新技术底座+生态型企业是如何炼成的?
2021-09-09 22:43:59
  • 0
  • 0
  • 1

TCL全球生态合作发展战略“旭日计划”启动

文丨壹观察 宿艺

9月9日在深圳举行的2021 TCL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TCL三大产业再次“同框”,并发布了首个全球生态合作发展战略——“旭日计划”。其核心,是通过未来五年超过200亿人民币的持续投入,与产业链各方在行业标准制定、技术与数据平台、战略业务合作、联合研发、产业投资等多维途径,聚合最大范围的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合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与“开放生态”正成为全球各行业企业共同的聚焦话题。一方面,在全球疫情、经济普遍下行、地缘政治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加剧的情况下,产业“黑天鹅”事件正不断诞生。比如成功运转半个世纪之久的全球半导体行业,因“缺芯”成为各行业企业、上下游产业面临“断粮”的风险,甚至是媒体和大众共同关心的社会话题。

另一方面,在新基建、数字中国、“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等顶层战略的要求下,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创新两极之一”。打造“开放产业生态”,参与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成为各行业企业转型的“价值驱动力”,也是如今中国科技企业共同追求的“新船票”。

这应该也是TCL举行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宣布“旭日计划”的重要原因。

三大产业"聚变",TCL启动生态跃迁

持续成功的企业,一定顺应时代而生。

根据《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能站上行业巅峰或者成功长跑的企业少之又少。成立于1981年的TCL,可以说是中国科技企业的“特立独行者”之一。历经40年发展,TCL从一个生产磁带的地方小厂发展为全球化的科技制造产业集团,从当年只能生产一盘磁带,到产品遍及通讯、家电等全品类智能终端,再将产业延伸至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材料等基础核心技术产业领域。

相比过去,中国企业如今在全球市场中已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和创新引领力,在新技术变革驱动下,中国企业有望真正完成从“终端企业”、“制造企业”、“应用企业”向“生态企业”的成功跨越。而在此之前,这一领域基本上被欧美日韩企业所占据,中国企业更多是“产业生态一份子”,缺乏对标准、定价与利润分配的话语权。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基于这一机遇趋势和对自身优势的判断,李东生为TCL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日程表:“我们决心用五年时间,将TCL科技和TCL实业做到真正的世界500强,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力争做到全球领先,将半导体材料等其他产业做到中国领先、行业领先。”

“旭日计划”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起点。而TCL布局多年的三大优势产业,也成为李东生与TCL生态企业跃迁战略的三大核心支点。

2021年上半年TCL(集团)实现整体营收1152.4亿元,同比增长89%;净利润107.2亿元,同比增长460%。其中,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43.0亿元,净利润92.5亿元;TCL实业实现营业收入507.9亿元,净利润33.5亿元。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和产业金融及投资平台均呈现高速增长。

2009年启动的华星光电项目,成为TCL面向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重要跨越,曾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史诗性崛起”。历经12年累积超过2400亿元投入,TCL华星电视面板位居全球前二、LTPS智能手机面板全球第三,AMOLED柔性面板出货量全球第四。根据最新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排行榜(TOP100)”,TCL华星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整体达1358件,可位列第三。

TCL华星的崛起,同样离不开产业链合作伙伴与产学研体系的共同支撑。从成立国家级显示创新中心,到多年持续重磅投入基础科研创新,TCL华星在显示材料、显示技术、面板生产等多个产业链关键节点取得了连续突破,并重点推进印刷 OLED/QLED、Mini LED 及 Micro 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开发,实现下一代显示技术生态领先。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金旴植

在“旭日计划”中,同样可以看到TCL华星对产业生态与产学研体系的战略延续。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CEO金旴植对此表示,未来5年将针对显示产业链核心环节投资超过100亿,全面提升中国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

具体来看,TCL华星将通过“旭日计划”大幅强化与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并且深入到标准、材料、联合开发与产业应用等众多层面。比如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发下一代显示技术及材料;与美团、阿里、百度、字节跳动等品牌在新商显、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发新应用;与高校、研究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包括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研院、鹏城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发,计划与小米、隆利、联想、海思等建立品牌联合实验室,与格科微、苏大维格开展联合开发;与行业组织及机构探讨制定标准,包括:联合TUV 莱茵探讨Gaming标准制定,联合Intel Athena进行低功耗LPDT 3.0 标准测试方案,与国家级实验室联合建立中国画质标准,与权威机构携手合作开发国际护眼标准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TCL华星将实现以显示技术为基础的广泛生态体系搭建,真正解决中国企业过去在屏幕领域的“卡脖子”与“缺乏定价权”等问题。面对“屏幕无处不在”的万物互联时代,TCL华星的“新生态计划”布局可以说为中国各行业的应用创新构筑了牢固的“显示底座”。

身处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中环半导体,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以及国家“双碳”政策的重大利好,备受两大产业领域合作伙伴的看好。2019年中环半导体全球首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12单晶硅片,得到上下游的积极认可与响应,逐步构筑起“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截至目前该联盟成员已达89 家。2021年5月中环半导体组织召开光伏智能大会,首次发起“智能化组织倡议”,目前携手智能制造与智能解决方案专业伙伴,加速推进工业4.0,为上下游伙伴创造价值,为光伏产业的智能升级和开拓应用奠定“技术与生态底座”。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中环半导体总经理沈浩平

伴随“旭日计划”发布,TCL科技高级副总裁、中环半导体总经理沈浩平表示:“中环将本着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核心利益的角度,与合作伙伴进一步协同创新、联合创新,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开放协作,实现全球化发展。”

TCL实业以智能终端为主要业务,但在“旭日计划”与其他两大产业协同中也焕发出巨大的创新与生态价值。基于李东生提出的“智能终端全球领先”五年规划,TCL实业宣布将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生态系统,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构筑全面能力型生态立方体。2025年,智能终端业务收入要达到2500亿,海外收入占比将达60%,创新业务占比将达30%。

对应“旭日计划”,TCL实业提出未来五年累计采购金额将达4000亿元,研发投入300亿元,并与合作伙伴在技术、网络、内容服务等方面加强能力共享与生态共建。万物互联时代的特点是海量终端全部连接、数据与服务高度“云化”,内容与应用伴随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切换实现自由流转、无缝覆盖与主动智能服务。这意味着全球没有任何单一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全品牌、全周期的智慧生活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烟筒”现象将会被彻底打破。

▲TCL实业CEO杜娟

对于TCL实业来讲,手握全球消费大屏的份额优势(智能电视份额全球前三),以及家庭场景的完整终端布局,TCL实业有望成为全球用户的智能生活新入口企业。TCL实业CEO杜娟对此指出:“今天靠单打独斗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功能与情感需求,生态能力圈的打造势在必行”。

穿越逆周期,TCL奔向"生态+技术底座"企业

2021年是TCL成立40年的关键时间节点。这家几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企业,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科技企业从摸索、跟随、奋进、并肩到引领的一个进阶“缩影”。外界很难想象,一家中国科技企业如何做到穿越40年来的至少三大技术变革周期与众多产业布局,依旧可以持续站在市场、产业与技术变革的前沿,并且保持旺盛的“自我进化”机制。

所有成功穿越“逆周期”的企业一定都具备共同点。

首先,是TCL的“变革基因”。变革是方式而不是目的,成功的变革必须依靠组织保障与人才体系。TCL 40年来的发展,也是一部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历史:早在90年代TCL领先同行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2年启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企业文化变革,为全球化铺路;2006年因接连海外收购陷入困境,TCL发起“鹰的重生”变革,自我反省,成功崛起;2017年TCL启动新一轮变革,实现能力再造,成为如今三大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的组织与思想保障。

李东生认为:“40年来,TCL靠着一轮轮从体制、战略、组织到文化的变革,打破路径依赖和平庸陷阱,穿越周期,实现突围与跃升”。

第二,是放眼世界与征战全球的决心。中国企业要创建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全球化是必然选择,这要求企业必须走出“舒适区”,主动去面对全球市场的巨大挑战与不确定性。TCL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领先者”,也因此有过惨痛教训,可以在此过程中转型成功的企业,所有的痛苦也都会转化成为宝贵经验与企业理念传承。22年的全球化探索,李东生表示:“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TCL从未放弃对全球化的坚守”。

目前TCL在全球拥有42个研发机构、32个制造加工基地、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服务用户超9.6亿,2020年海外营收734亿元,真正实现了“全球研发+全球制造+全球品牌+全球市场”,这是TCL被外界视为“最像三星”中国企业的重要原因。在TCL如今的三大产业布局、“旭日计划”推出与新产业生态的打造中,同样可以看到全球化带来的丰硕成果。

第三,是强劲战略牵引,对长期研发投入与底层核心技术的坚定创新。

相比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投入周期长、利润率较低,但40年来,坚守实体经济与重研发投入却成为支撑TCL不断穿越技术周期、应对市场格局变动、产业升级与全球化的“基石能力”。

2009年华星光电的建立,12年来超过2400亿元的投入,使TCL成功向高科技产业集团转型;2020年,TCL收购天津中环集团,进军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今年3月,注册成立TCL微芯半导体公司,在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寻求突破。同样是2020年,TCL收购了三星在中国唯一的苏州显示工厂,据李东生透露,其实这次收购是用股权交换和支付部分现金实现的。“三星之所以和我们协商采用这种方式,很重要的一点是继续保证对三星产品的供应”。多年来三星一直是TCL系统以外的最大客户,换个角度说,三星对TCL华星的制造、技术与合作生态机制是非常认可的。

以上诸多案例证明,TCL是一家敢于“向未来投资”的“长期主义”企业。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仅约20年,如今伴随“实体经济回归”与新技术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千行百业的深层次变革新周期已经到来。这是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也是TCL这种“实业坚守者”和“底层科技推动者”的新一轮收获周期。

以半导体显示行业为例,华为、小米、OPPO等诸多行业TOP品牌都成为TCL产业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而在TCL华星崛起之后,上述中国TOP智能终端企业极少在遇到之前被日韩显示企业在关键冲刺周期“卡脖子”的现象,并且明显提升了对外合作的话语权与议价权。如今伴随TCL“旭日计划”发布,我们也终于看到中国科技企业对全球生态的“兼容性”,这种“底气”和“反向输入”背后,是以TCL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在过去40年来不断奋进、投入甚至是“耐得住委屈”的成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科技企业的发展历史中,极少有ToC企业向ToB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也少有从硬件向产业生态企业升维的先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在内部会议中感慨:华为如果从“硬件先进公司”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那么华为就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华为为此推出了“沃土计划”,强调对基础科技与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

从TCL对三大产业布局与“旭日计划”推出来看,优秀的企业往往有着相似的趋势判断与产业变革敏感性。就如李东生所说:“TCL所在的核心产业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这正是战略谋划能力和战略定力不断提升的结果”。TCL正在从中国制造+全球化企业,走向真正具备广泛产业影响力+一流消费品牌的全球智能科技产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TCL正晋升成为面向新技术市场与市场格局变动周期的“生态+技术底座”企业,成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助力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