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0 Pro+超大杯背后,是vivo影像未来十年的长期赛道
2020-07-10 11:54:35
  • 0
  • 0
  • 0

文 | 壹观察 宿艺

7月8日,vivo举行了X50 Pro+线上品鉴会,X系列首个“超大杯”将于7月11日正式开售。

自苹果iPhone 11 Pro Max之后,“超大杯”已成为各家手机企业新品旗舰的“标配”。但从影像角度来看,一款旗舰新品选择两种不同的影像技术路线却极为少见。

vivo X50系列为何会做出这一抉择?《壹观察》就此与vivo影像技术总经理于猛进行了一场对话与解密。

影像:vivo未来十年的核心赛道

2020年是真正的5G普及元年,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加码”研发投入,应对新技术变革周期与新市场格局。

在与《壹观察》对话中,于猛明确表达了“影像与 AI、设计一起,作为vivo面向未来十年的三大长期核心赛道的技术创新布局”。

这并不令业界和用户感到意外。

首先,vivo成立至今一直是一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用户长期以来在手机影像的强进阶需求,决定了影像必然会成为vivo的长期技术研发方向与产品基因。

比如2014年vivo推出的极致拍照系列Xshot,将OIS防抖+f/1.8大光圈两大技术挪移到智能手机领域,一举奠定了vivo在全球手机影像行业的地位。2016年推出的拍照旗舰vivo X7,采用了1600万“柔光自拍”方案,其背后是用户自拍需求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学元器件与美颜算法的深度结合,成就了vivo手机在自拍领域的强势口碑,并一直延续至今。2019年推出的X30系列增加了单独的人像镜头与领先算法,突出了vivo人像拍摄的长版基因。

今年新发布的X50系列则可以说是vivo综合影像能力集大成创新的结果,也被媒体和业界认为是手机影像发展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维”里程碑,对提升vivo品牌势能与产品影像口碑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力。

其次,5G高速率、低延迟、广连接的技术特点,在与影像技术结合之后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想象空间,新赛道趋势非常明显。

影像爆发已成为业界统一共识,当用户的流量以GB开始计算,手机影像性能的提升,与用户各种场景的深度结合,将会驱动应用创新完成跨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变革。就如2G时代的短信/彩信,3G时代的移动QQ、4G时代的微信一样,短视频与直播的爆发,仅仅是5G时代手机影像创新的起点。而手机作为用户日常携带与使用频率最高的智能影像获取/交互/输出设备,无疑具备巨大的平台入口优势。

第三,所有技术导向的企业,其服务载体都要回归用户真实的场景需求,这也是vivo过去20多年来最擅长的事情:深度洞察用户需求,思考背后的产品创新逻辑,并提供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

于猛认为,vivo是一家以极致产品驱动,智慧终端和智慧服务为核心的科技型公司。其中有两个比较关键的能力,一个是科技投入,一个是极致体验,这决定了vivo会非常关注长线的技术规划,同时会动态地从人性角度关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进而反推技术储备方向。vivo在5G、芯片、影像上的长期引领投入都是这一思维的产物。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1月公司内部年会上,vivo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沈炜在《不忘初心,重走创业路》的演讲中,也再次强调vivo必须“回归本源”,坚持“以消费者驱动和设计驱动”的原则来做好产品,这是vivo近25年来用户与市场实践的结果,也是影像成为vivo未来十年核心赛道之一的重要原因。

vivo影像"全产业链系统技术储备"

手机影像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存在所谓“单点技术突破”,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涉及到镜头、图像传感器、ISP、算法、调教、机身结构设计等多维度的软硬件聚合创新。

vivo就是一家典型具备“手机影像的全产业链系统能力”的企业。比如vivo X50系列“微云台”影像模组方案的定制、独特的机身结构设计、全新的“色温传感器”,vivo X30系列与三星联合研发的5GSoC芯片,定制的50mm等效焦距“人像镜头”,以及vivo影像团队与三星等合作伙伴一起联调DSP的环境及算法加速等等。

在与于猛的此次对话中,《壹观察》关注到了vivo影像“全产业链系统技术储备”所具备的三大特点:

第一,vivo内部有一个由30多人组成的摄影师团队,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摄影风格。

因为vivo在长期的用户洞察中发现,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拍照的时候,即使手机影像参数很不错,但并不知道如何把照片拍摄的更加专业、更加有大片质感。这支摄影师团队就负责把这种艺术创作层面的信息通过思考、认知、提炼出来,然后交给技术、算法团队来实现。

第二,vivo影像研发团队本月底将超过600人,并且实现了全球布局,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聚合全球最优的影像研发资源与人才优势,同时长期专注于解决目标核心问题,确立行业引领优势。

vivo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影像团队聚焦于平台ISP层面;日本研发团队侧重光学、图像传感器、镜头模组等方面的定制与优化;中国台湾团队侧重预研,比如三维影像的技术算法;杭州主要是影像算法团队,也是vivo长期以来重点投入的领域,目前接近200人,其中博士与硕士占比超过85%;深圳则主要是效果调试团队和系统集成团队,目前有250~300人。

手机影像是一个综合型技术创新,绝非“单点突破”,各个技术与方案之间都是相关因素。于猛认为,手机在ISP等边缘算力、影像算法,以及伴随5G而来的云端一体化计算与AI等方面则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有报道称,vivo 2019年研发投入就超过100亿元。影像作为vivo面向未来十年的三大长期核心赛道之一,于猛对此表示:“长期赛道我们是没有研发上限这一说的,首先我们是对技术方向的认知要合理,认知合理之后,我们的投入其从来不设上限。”。这也意味着伴随vivo 5G时代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其影像“全产业链系统技术储备”与创新能力也将不断得到夯实与增强,这也是5G时代vivo最宽的技术、产品与用户口碑“护城河”之一。

微云台和超大底"都要"

与苹果、华为、三星等“超大杯”旗舰在影像技术上选择同一方向的“增配”方式不同,此次vivo X50 Pro选择的是“微云台”方案,而超大杯X50 Pro+则是1亿像素+1/1.3英寸的“超大底”方案。

对于手机企业来说,这相当于在一款手机新品上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影像技术与演进方向,需要在技术积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资金与库存管理上付出更大的风险与成本,甚至可以说是“同时推出了两款5G旗舰新品”。

专业摄影领域有一句话,叫做“底大一级压死人”,这种思维方式如今已经在手机影像领域得到普及。vivo X50 Pro+使用的三星GN1“超大底”,其拥有1/1.3英寸超大感光面积,相比上一代感光性能提升了213%。同时,这颗传感器还具有1.2微米的超大像素,以及双像素自动对焦功能与三星独特的etracell技术(将四个像素合并为一),由此带来了在夜景/暗光等极端光线环境下也可以迅速对焦并输出明亮清晰的手机影像。而最高可输出一亿像素照片,也为用户后期裁剪与二次创作留足了空间。

vivo X50 Pro使用的“微云台”主要应对的是手机用户的另外一个强影像需求:“防抖”。与目前手机影像常用的OIS光学防抖方案不同,“微云台”是将整个手机影像模组(传感器+镜头)放置在一个“悬浮”的手持云台之上,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相比主摄模式大4-5倍的“微云台”模组放置在约8毫米的机身之中,其中涉及到了三个问题:模组小型化、堆叠工艺、定制元器件。vivo为此集合了架构团队、元器件团队和影像团队,从去年3月份立项开始历经了长达约一年的不断“闯关打怪”,从七个创新方向100多个方案中筛选出5-8个方案,并最终选择了全新影像进化思路的“微云台”方案。

于猛对此表示:vivo是一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vivo X50系列选择两种不同影像技术路线,是基于对用户痛点场景的梳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细分影像需求与使用场景,提升产品创新与用户主观偏好之间的沟通效率。

《壹观察》认为,vivo X50系列是现实作用是直接提升了vivo X系列的品牌高端化十年与“5G舰队”的产品冲击力,并伴随产品细分化创新覆盖到了更多的高端目标用户群体。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一款5G旗舰新品两种选择影像路线背后,突显了vivo影像“全产业链系统技术储备”的厚度—— 只有技术储备不足或“刚刚够用”的品牌才选择“单选”,而“都要”才是技术储备“溢出”的企业产品创新与服务用户的“最优选择”,这也注定了其成为vivo面向未来十年的影像核心赛道的标志性产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